送达,是法院工作中一项根本的诉讼活动,贯穿诉讼的始终。它有利于保障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是当事人知情权的体现,进而推动诉讼活动的全面完成。在这半年多的送达工作中,有一次送达让我刻骨铭心。
这一天,法庭没有安排开庭,于是我和书记员小张及司机小李准备去给一个离婚案的被告送应诉相关材料。在向庭长汇报这个案子的简单情况后,庭长嘱咐完我们要注意和当事人的交流方式等送达应注意的事项,我们便出发了。
坐在车上,我不断翻看案卷,该案的被告在外地,电话打通后,被告一听我们是法院的就挂断电话,因此,我思考着接下来如何与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十几分钟后,车子驶入乡村公路,吹着春风,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车窗外一片片绿色,感觉所有的压力瞬间得到释放,心情格外的轻松。
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我们很快来到了被告家门口,是一栋两层的显得有点破旧的楼房,我拿着案卷走进大门,房间不宽有些凌乱,老式家具摆设,迎面碰到一个腿有点跛的老人拿着电饭煲正准备去煮饭,我上前跟他打招呼后就开始介绍我们的身份并告知来意。话还未说完,一位村民走进来跟我说:“他中风了,不能说话,你跟他讲没用,要跟他老伴说,他老伴现在出去了。”从这位热心的村民口中,我得知了被告家里的基本情况,家里的这两位老人是被告的父母,父亲中风不能干活,母亲在地里干农活,一时回不来,她也不识字,村民还建议我们到被告的大伯家去。随后,我们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被告大伯家,大伯了解我们的来意后不太配合工作,不一会一农妇就出现在大伯门口,见到我们就很激动的说:“他们不能离婚,我在家里带着两个孙子,家里的田都是我在种…”话还没说完,眼泪就哗啦啦的掉下来。每次回忆起这一幕,我也会跟着不由自主的流泪。这是被告的母亲,饱经岁月打磨的脸上流淌着委屈与无奈的泪水。我心里感到一次阵阵的辛酸,我一边安慰她不要激动,一边介绍来意,我把民事起诉状和应诉材料递给她,她摆摆手表示不识字。我继续向她了解情况,她告诉我们原告过年还回家了,被告有两年没回来了,生了两个儿子,大的上小学,小的还没读书,他们不能离婚…...在我们的多次解释下,被告母亲终于同意在送达回证上签字,被告大伯给被告打通了电话,劝说被告回来应诉,被告也表示会尽量赶回来。
送达完毕后我们向被告家属告别,坐上车准备回法庭。书记员小张说:“还是挺顺利的,村民也很帮忙,送达完成了。”可是我却说不出话来,沿着来时的路回去,路上飘着饭菜的香味,可是我的心里却五味杂陈。被告母亲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反复出现,她是受了多大的苦楚才会如此激动的流泪,我无法想象。
每每回忆起这次送达,回忆起这位母亲,我都会泪流满面,也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为力。我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更加的强大,人民的贫富差距能够进一步的缩小;我希望扶贫政策能够进一步落实,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我希望法律的意识能够更加深入到民众的心中,人们能够更加谨慎的对待婚姻,能够更加负责的对待家庭,少一些妻离子散,多一份幸福美满。